閱讀資源
閱讀資源
閱讀資源

2021亞洲德噶線上課程《心經》第二日開示摘要

2021-09-03
2021年9月3日明就仁波切「心經」開示第二日開示摘要​
開示:詠給 . 明就仁波切​
中譯:妙融法師​

這是一張圖
所謂的「我」,就是五蘊?​
「我是誰?」這是佛陀最早提出的問題。​
佛陀這麼問自己,當他尋找答案的時候,發現:原來「我是五蘊」,我們都把五蘊當成「我」了。​
我們會發現,平常的時候,我們並沒有意識到我們有五蘊,我們對「我」,所謂自己的感受、感知是什麼呢?就是一個很獨立的、很單一性的、恆常性的一種存在體。​
由於我們感知的「我」,是這種很單一、獨立性、主宰性的「我」,也因此我們這個「我」,非常敏感、情緒化,甚至是非常狹隘、有著非黑即白的狹隘感,甚至是很沒有彈性的、很固著的,甚至你可以說是有點笨笨的。​


 ▍不能群聚、也不能獨處,怎樣都不對?​

當有人說:「哇!你好聰明」的時候,那個「我」馬上一整個綻放,「我」非常的旺盛、熾烈;但當有人跟你說:「你真笨」的時候,你可能馬上就哭了,覺得很傷心,又或者陷入另一種極端,像是火山爆發一樣覺得很憤怒 。​
有的時候,當我們到一個群體當中,你就可以看到自己心中有多少關於「我」的想法,你會想:「他們會看我?我看起來好嗎?我可以跟他們講話嗎?他們會回應我嗎?他們到底有沒有看到我呢?他們可能沒看到我吧?………」各種關於「我」的想法,在心裡起起伏伏。​
但另外有些時候,當我們一個人獨處,又覺得自己特別孤獨,覺得:「我該做些什麼呢?哎呀,要是有個朋友在旁邊就好了呀!」你就是沒辦法跟自己、跟這個「我」相處在一起,馬上就要拿起手機,趕快滑滑滑,就是不讓自己一個人待著,不讓自己獨處,不敢跟自己在一起。​
但是有些時候,朋友就在你身邊,你又會覺得:「哎呀,這些人真是吵死了!真的很煩,討厭死了!」就是有這種種矛盾的想法。​
所以你就可以看到:自己是很奇怪的,在團體中也不行,自己獨處嗎 ?也不行。真正的問題就是,我們怎麼做都不行,都不OK。​


 ▍這種苦,就叫「不滿足」​

所以佛陀其實發現了一個很大的秘密。​
這個秘密,我不知道該不該跟大家說?既然你們都是好人,那我就跟你們說吧!這個大秘密就是:佛陀發現,我們其實可以和「不可以」同在(OK to be with not OK),我們能夠與這種「不OK、不行、不可以的狀態」同在。​
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?就像我們之前所講到的,這是一種苦 (梵語 Duhkha),這種苦就是一種「不滿足」,總感覺到「這也不行、那也不夠、這也不對、那也不好」,什麼都不符合自己的期待,不如自己想要的,於是這一切,就成為了我們的執著,也就是我們的貪執、貪著。​


 ▍,是個填不滿的無底洞

在巴利文中有一個叫詞叫羅巴 (Lobha),意思就是「不滿足」。​
這個不滿足有另外一種表述,就是「貪」,或者說貪執、執著、貪著。這種狀態被形容為「無底洞」,或者是一個「沒有底的桶」、一個底部有洞的袋子,不論你放什麼東西進去,都永遠沒辦法填滿。​
那麼現在要怎麼做,才能真正放下這種「貪」,也就是這種執著、貪執呢?​
光只是想:「不要貪、不要貪」,其實是沒用的,而且反而會使情況更糟糕。因為一般來說,我們的心,總是喜歡做「跟自己內在的需求相反」的事情。​


 ▍披薩禪修:心和「內在需要」老是唱反調​

好,我們一起來試試這個練習。平常我一定會教到「披薩禪修」,今天我也要再教一次。做「披薩禪修」這個練習時,有一個規則:不可以想到「披薩」這個東西!直到我說:「OK,你可以想了」,才能想到披薩,在此之前,你都不能想到披薩,其他什麼都可以想,就是不能想披薩。​
好,請把身體輕鬆地坐直,​
先感受自己的身體,放鬆身體的肌肉。​
接下來我會說「1、2、3」,​
當我數到3的時候,你就再也不能想到披薩。​
1、2、3,不可以想披薩,不可以想披薩!​
現在我們再做一個問卷:剛剛這段期間裡面,你有沒有想到披薩呢?不論你是想到了一次或兩次,如果有就是個問題了,代表你沒有做到「披薩禪修」,所以有想到嗎?​
(問卷結果出來)有66%的同學失敗嗎?就是都想到了披薩。​
所以其實從這裡,我們就可以看到我們的心是怎樣運作的,也就是當你覺得「你不可以想什麼」的時候,你反而會「更想」這個東西,也就是當你說「我不要想披薩」的時候,你的心中反而「充滿了披薩」。

 ▍,來自抗拒「貪沒得到滿足」​

這個「貪」,就是一種不滿足,總是想要更多、還要再更多。​
由於這樣的一種基本狀態,所以我們總覺得「一切都是不夠的,都是不OK的」。當你覺得一切不OK之後,另外一種情況也會衍生出來,就是你就開始有一種抗拒感,一種嗔怒 (巴利文Dosa ),就是一種嗔恨、惱怒也會發生了。​
於是,我們就不斷在各種「貪」跟「嗔」當中拉扯,在這兩種情況中來來回回抗拒著。​
就好像開車,開車有時要踩油門讓車前進,有時要踩煞車讓車停止,同樣的「貪」就好像是油門,「嗔」就好像是煞車,「苦」這輛車子,也是靠這兩個在運作的,我們經由「貪」跟「嗔」,來運作這個「苦」這一輛車子。​


 ▍放下,來吧,不ok也沒關係!​
那我們要怎樣去放下「貪」和「嗔」呢?​
你會發現那種覺得「什麼都是OK、什麼都是不OK」的心態沒有用,那種「我一定要怎樣、要做到什麼、得到什麼」的心情也沒有用。當貪著太緊時,會發生什麼?嗔怒和抗拒感便會出現。「嗔」也可以理解為「過度鬆散」,或者是「不斷抗拒」等等的這樣一種內在的心理。所以,這兩個都是陷阱。​
當我們在做呼吸的禪修時,也可以試著想:「好吧,讓任何不好的東西也來吧。」​
透過這樣一種鍛鍊,你就可以解脫這種強烈的貪;但同時你也並沒有丟失,還是能夠繼續記得自己的呼吸,或者說能夠「持續地與自己的呼吸保持在一起」。這個時候,我們也可以放下所謂的「嗔」。這是什麼意思?就是去接受。​
我們就把覺知放在這兩個方向上:一個就是我們不過度去「貪」,減少「貪」;以及我們保持著不丟失、不忘記呼吸,這也就是遠離了「嗔」——透過這樣的練習,我們可以說達到了一種「內在的平衡」。​


 ,不斷的執著者​

接著,我們要再探討的是,這個「貪」跟「嗔」的來源是什麼?​
「貪」跟「嗔」的來源,其實就是「癡」,也就是愚癡。愚癡在巴利文裡面叫做 (Moha),可以說是一切痛苦的根源。​
但是「癡」到底是什麼?其實「癡」就是不斷的執著者,認為這個「我」是單一的、恆常的、獨立主宰的一個存在,這個「癡」就是一直在執著,有這樣一個「單一、獨立、恆常主宰」的我。​


 ▍功課:問自己「我是誰?」「我是什麼?」​

好,今天我也要再給各位功課,兩個功課:​
一,問自己「我是誰?」:​
第一個功課就是我們要問問題,問自己:「我是誰?」​
這個做法是,我們首先把自己的心,帶回到自己的身體上,接著看著自己的呼吸。看一會兒之後,就可以問自己:「我是誰?」「我到底是什麼?」就這樣問自己幾分鐘時間。​
二,不問問題,單純看「我」:​
第二個功課是不問問題,純粹的就是去看著那個有「我」的感受。​
我們就是覺得有一種「我」的感覺跟感受,試著與這個感受在一起,試著與這個感覺同在。這就是第二個練習功課,要做5分鐘這樣的功課。​


(2021年「亞洲德噶年度閉關」明就仁波切《心經》課程第二天開示摘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