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資源
閱讀資源
閱讀資源

2020亞洲德噶線上閉關・開心禪二階第二堂開示摘要

2020-11-15

主講:詠給・明就仁波切

日期:2020年11月14日下午2:30(香港/台灣/北京時間)

翻譯:妙琳法師

這是一張圖
    

貪嗔癡的投射,遮蔽了完美的本質

問:慈悲是尋求快樂和避免痛苦的驅動力,這種動機似乎是由欲望及厭惡所驅動,我感到有些困惑,在禪修時我們是否會跟這兩者連結呢?

仁波切:一切情緒的本質是慈悲和覺知,但是當我們沒有認識出本質時,我們的心向外,所以展現出來的是貪、嗔、癡、執著。

好比一盞明亮的燈,外面罩上一個玻璃罩,燈罩的圖案都是鱷魚、蛇、熊、鬼......各種恐怖的影像,由於光的投射,因此滿屋子都顯現出嚇人的影象,但是這些影像,其實都來自這盞燈光。

罩住這盞燈的燈罩,就是我們所謂的「覆障」,它遮蔽了我們完美的自性,這些覆障的基礎就是無明,在此之上,顯現出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各種輪迴痛苦的景象。

然而所有這些景象,若沒有這盞燈就無法顯現出來,所以這些恐怖影像的精髓就是燈光,不要把老虎的影像錯認為真的老虎,這部分會在開心禪三階課程中有更詳細的介紹。

如何運用慈悲,面對「找麻煩的對象 」?

問:當我自己深陷在與某人的不和諧關係中,感到委屈,而且難以負荷。

我發現自己的想要與對方的想要是如此的對立,這當中充滿了許多的矛盾。我努力嘗試將開心禪二階的練習運用在我自身的問題之上,但還是不管用。這時候,我能怎麼做去達到所謂的雙贏的局面?

仁波切:在這裡,試著盡己所能去做,盡力而為是很重要的。當然不一定總是有讓人滿意、完美的結果。一切都是無常變化、起起伏伏的,我們需要接受現況。

通常,對於我們生活中出現的矛盾衝突或問題,有可能是自己犯的錯誤,也有可能是他人的不是,或者雙方都有過錯,無論是什麼情況,我們都需要去自省和反思。

然而在一開始試著去原諒、寬恕,帶著善意地對待彼此,是非常重要的。

或許你嘗試了一次、兩次、三次之後,也改變不了什麼,那麼就可以考慮對目前的環境、情況或是時間點做一些調整改變。

對於這樣的人際關係,有時候這並不管用,所以你得試著放下,這對你自己或對方也都有幫助。但是務必在開始的時候,試著去解決問題並且試著去原諒,原諒自己也原諒對方。

每個人都會犯錯,這是很正常的事。但要能接受;同時,原諒自己和他人也相當重要。有時候我們會說,不犯錯就不可能成功。但一再地犯錯也不會成功。

當你在練習慈心與悲心時,你可能會以為自己是修持慈悲的修行者,即使有人犯錯了,你也得笑嘻嘻,很和善地回應對方。但並不是這樣的。

重要的是,無論發生什麼,我們都必須善待和原諒他人,從一開始就要和善地對待。然後你可以去看看和分析情勢如何。有時候,如果一個人一直給你或他人帶來折磨或問題,若你認為挑戰的方式有所幫助,那麼你可以帶著慈心與悲心去挑戰他,而不是基於一種自私,以自我為中心的角度去這麼做。

對所愛的人,開展更深層的慈悲

問:我們平常所說的「愛」一個人,和開心禪二階中對所愛的人「生起慈悲心」,有什麼差別?禪修時我希望所愛的人得到快樂、遠離痛苦,讓我很受感動,我應該運用這種情緒作為禪修的對境嗎?

仁波切:一般來說,我們對自己喜歡或尊重的人,自然有種愛與關懷的感覺,但有時候並不容易經驗到本具的慈悲心,在二階的練習中,不只有外在那種愛與關懷的感覺,更著重在開展本具的慈愛悲心,除此之外都是一樣的。

做慈悲禪修時,有時候悲心會以一種情緒化的狀態出現,只要看著它,這樣就好,不要想去執取,只要是感受就會變化,它隨時都會消失。

如果不是有太強烈的情緒出現,就保持這樣的去認識慈悲。如果修持慈悲會帶給你悲傷心痛的感覺時,就要跟智慧連結,思維無常,這部分你會在三階的課程中得到更多的學習。

一般的傷感是正常的,但若是情緒太強烈而讓你難以承受的話,就要轉換個方式,也可以回到開心禪一階的方法去做練習。

讓禪修保鮮的方法—— 交替練習不同的技巧

問:如果練習禪修的最終目標是擺脫煩惱及輪迴的話,為何不直接練習空性的智慧呢,練習慈悲對擺脫煩惱及輪迴有什麼作用呢?

仁波切:慈愛悲心是真實自性的面向之一,從覺知、慈悲或智慧的不同的角度切入,有助於我們和自性產生連結,特別是有不同的狀態和性格,因此透過不同的面向是很重要的。

舉個例子,你有自己最喜歡的食物,天天吃都不會膩,但這並不代表就不吃其他的東西。在修持的道路上,我們要交替練習不同的禪修方法,讓禪修保持新鮮感、活力和創造力。覺知有助於愛與慈悲的開展,愛與慈悲也可以幫助智慧,所有的方法都是相輔相成的。

( 2020 明就仁波切 亞洲德噶線上閉關「開心禪二階」第二堂 11月14日 開示摘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