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資源
閱讀資源
閱讀資源

2020亞洲德噶佛法課程・「阿毗達磨」精髓四之四摘要

2020-10-12
接下來要講這個主題,叫做「行」。
五蘊裡,之前我們提過了「受」,也提到了「想」,接下來我們要談的是「行」,「行蘊」。這點很重要哦!

♦︎ 行,就是業!
事實上,「行蘊」是建立在「業」的基礎之上的;換句話說,「行」本身也是「業」。

在佛教的認知角度來看,「行」其實是屬於心理層面的,就是一種心理狀態。它所產生的影響,會體現在物質層面,也會體現在心識的層面;然而這個「行」本身,卻是屬於心理的層面。

一,動機:
在「行」的第一個部分,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動機,或者是一種動力。這種動機、驅動力,可能會有正面的導向,也可能會有負面的導向。所以它會產生各種感受、念頭,最終就會導向於讓我們產生身體跟語言上的行為。

二,行為:
接下來,要談談「行蘊」如何導致我們產生各種行為。
「行蘊」的各種想法、感受,會導致我們產生行為。不論是幫助他人的利他行,或者是不好的行為,比如說偷東西、說謊等等,「行」就是經過以下這個過程變成「業」:你先有了某種動機,這也是「行」;然後你有了對象、對境;接著你就會開展出行為;當這個行為結束了之後,我們就造下了某一種「業」。

三,儲存:
「行蘊」會幫助或促使我們造下行為的業,再儲存到我們的潛意識當中,也就是儲存、種到我們的第八識田中。

四,結果:
當這一切都做完了,再種到我們的八識田中,這些東西未來是會再回來、再出現的,那它怎麼回來呢?就是透過各種因素條件,在接觸到因跟緣之後,我們所儲存的種子就會再發生出來。它的展現方式,就是「果」,以結果、異熟果的方式展現。於是我們可以看到:如果你曾經做善行、造善業,你得到的結果就是快樂;如果是做惡行、造惡業,你得到的結果就是痛苦、不快樂。
「行蘊」有兩個面向,一方面屬於成因,一方面是結果,也就是我們說的果報。

✦ 行蘊作用的心理過程
接下來我要介紹一下,我們整個心理過程,是怎麼發生、怎麼運作的。也就是我們是如何「因為看到什麼」,然後「這又怎麼影響到身體以及心理」,以及如何「儲存到潛意識當中」,我要介紹一下這個過程。

我們還是用披薩做例子。比如說有人給你了一塊披薩,你就看到了這個披薩,首先發生的是:你的眼識看到了披薩。

一,第一剎那:眼睛遇到對境,其實沒見到對境
在這個過程中,當你的眼識看到披薩的時候,僅只是一秒之間,其實已經發生了非常多的事情。就「阿毗達磨」的觀點來看,就只是見到的那一剎那,其實已經發生了很多過程,比如當我們的眼睛見到一個對境、見到了披薩,眼睛跟對境遇合的第一剎那,其實你還沒有看到披薩。

二,第二剎那:眼識遇到影相,啟動八識田中習氣
當你看到,其實是到了第二個剎那,那時這個對境已經沒有了,你的眼識遇上的只是一個影像,這時你會認為你看到了披薩。
當我們覺得見到披薩那一刻,在意識之前,你在眼識上就會有一種「哇,好讚、好漂亮的披薩」、「好醜的披薩」或「看起來不怎麼樣的披薩」的狀態;事實上,在你的意識上有感受或概念之前,所謂「好美」、「好醜」這樣一種狀態,就已經在我們的眼識上發生了。

這種發生在眼識上「認為是美、或醜、或不怎麼樣」的狀態,其實還不是你的感受,也不是你的意識、概念層面的,它還不到這個地步,但在這之前就已經發生了——這是怎麼發生的?這其實就是來自於「習性」,也可以說就是我們的行(行蘊)。
剛剛講到行蘊的作用跟成果,是因為過去你累積過這樣的習性、習慣,這個習性在看到的那一剎那,就在眼識上這麼發生了。
就聲聞乘「有部」的觀念來說,我們過去所有的習性跟習慣,是儲存在我們心相續的續流當中的;而在大乘的「阿毗達磨」來看,是儲存在我們的第八識田當中。

三,第三剎那:習氣引發身心感受,激起概念
再來這一剎那,概念就發生了!
如果是跟身體有關,它就體現在你的感官、身體上面,你的身體就會產生一些感受;如果是跟你的心有關的話,就會產生一些內心的感受、感覺。

四,第四剎那之後:主動造作的概念,完成行為、形成業,再儲存成種子
再下一步,就是很明確的概念了。
剛剛還只是一種「透過在感官或心上的感受,所引發的作用」,但接下來就是真正的概念自己發生了。也就是說,它去分析、去觀察,然後它實際的去經驗到某種結果。
到這裡,行為就完成了,然後它就再次種入到我們的潛意識當中,種下了一種印記,也可以說就是種下了種子。

這是一張圖

✦ 直覺有緣、沒緣,來自潛意識裡的印記
再舉個例子,比如你度假時去爬山,突然看到一隻狗,第一剎那,你可能會覺得這隻狗好或不好,就是會有一種好或不好的瞬間感受,然後再感覺到舒服或不舒服,再來你會覺得「這是危險的唷,要小心啊! 」,冒出很多想法。

為什麼會看到狗的第一剎那,就會覺得這隻狗好或不好呢?

原因可能來自過去行蘊的一種印記、一種習氣的累積,也可以說,就是來自我們過去的經驗。

可能你過去被狗咬了,或者是某一些狗曾讓你很痛苦,你過去那些不舒服的記憶跟經驗,就儲存在八識當中,這些經驗都在,只是處於睡眠的狀態,以潛伏的形式存在那裡。當一切都好的時候,你覺得OK,也不會記得有這事;但是當你突然遇到相似情境,就是突然看到狗的時候,你第一剎那就會覺得「這隻狗真醜」,再來你的感受開始有點扭曲、覺得不舒服,然後你的概念就開始拉警報了。

有時我們到某些地方,不知道為什麼,你就是很喜歡這個地方,這很有可能是你過去行蘊的造作,它儲存到你的潛意識第八識中了。

又或者你遇到某些人,一見你就覺得特別有緣份;而另外一些人,你一見就覺得就跟他超沒緣、沒好感,這都是行蘊累積的一種習氣。

我們就在這種行蘊習氣的循環當中,不斷循環著。至於我們要怎麼去打破這樣的循環,或是終止這樣的循環?這就是「阿毗達磨」主要在談的。

這個方法,就是要去開展你的正念,增長你的覺知。

(2020年10月11日亞洲德噶線上佛法課程「阿毗達磨」精髓四之四摘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