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資源
閱讀資源
閱讀資源

禪修常見問答( 2 )

2020-01-04

問:禪修時應該閉眼還是張開眼睛?

答:有關禪修時身體的姿勢,仁波切曾說到:「對初學者來說,如果你覺得閉上眼睛,比較能覺得平靜跟放鬆的話,也可以閉上眼睛。但是眼睛睜開比較好,因為有助於斷除對經驗覺受的執著,也有助於保持清明。」張開眼睛練習無所緣,若視線容易移動分心,可以閉上眼睛練習,待練習一段時間後,再試著張開眼睛練習。

問:我沒有特別的感覺,我真的有在禪修嗎?

答:這很好,因為禪修本來就是這麼簡單,所以我們不會有甚麼特別的感覺。只要我們有覺知,沒有丟失,就可以了。禪修是種覺性提升的狀態,某些時刻你或許迷失在念頭中,當是當你試著去禪修,你完全意識到當下你自己在做什麼。這代表對當下具有清楚的覺知。

無論你是專注在呼吸、觀察念頭,或僅僅安住在覺性中,禪修的徵兆就是「你知道你正在做什麼」。換言之,你不僅觀察呼吸,而同時覺察到你正在觀察呼吸。

覺性的禪修可以在任何時刻練習,你僅需要覺察到當下你在做什麼。舉例來說,當你正開車去上班,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在馬路或周遭環境,但同時亦保持高度覺知,知道你正在開車。你甚至可以在與人交談、看電視時,或在電腦前工作中保持覺性。


問:「開放的覺知」和「無所緣的覺知」在練習上的差別?

答:無所緣禪修是沒有特別專注對境的禪修,像是「覺知」覺知著「覺知」本身,亦即開放的覺知的練習。基本上兩者是相同的禪修練習。


問:為甚麼要用無所緣禪修和其他禪修方法互換?

答:只做一種禪修方法可能覺得無聊,而且這兩種方法是互相幫助的,所以可以交替進行。

此外,禪修大師龍欽巴(Longchenpa)尊者說,交替練習有所緣禪修和無所緣禪修是極有益處的,當你把心安住在某個對境時,你是將之視為與自己不同或有所區別的東西。但是,當你放下對境,只是安住自心於赤裸的覺性時,這種分別就消融了。就這樣交替練習「專注於對境」,以及「讓心安住於赤裸的覺性」,你就會開始體會神經科學家們所說的基本真理:我們所感知的一切,其實只是產生於心中的一種重建罷了。換句話說,所見之物和能見之心,兩者是沒有分別的。


問:有許多禪修方法,我應該如何選擇?

答:因應自己的性格(你是視覺型或聽覺型的人,會適合不同的方法)、當時的情況來做選擇。想找出對自己最有效的禪修方法,唯一的方法通常就是透過嘗試與錯誤(例如面對情緒,可做施受法或情緒禪修)。重點是,選一個最喜歡的方法,持續修持一段時間再轉換,以免沉悶。



如果您對禪修有任何疑問,歡迎參與各地共修於現場提問討論,也可透過聯絡網頁寄發電子郵件,我們將樂意與您分享更多關於禪修的方法,並協助您開始實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