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資源
閱讀資源
閱讀資源

2021亞洲德噶線上課程《金剛經》第二日開示摘要

2021-11-08

2021年10月2日明就仁波切「金剛經」開示第二日開示摘要

開示:詠給 . 明就仁波切

中譯:噶瑪·巴滇(Karma Palden)


# 以菩提心入道後,應修六波羅蜜多

第二個要點,就是「於六波羅蜜多作加行」,當我們在第一個要點「以菩提心入道」,通過「發菩提心」就已經「入道」了,接著我們自然就會問:那我們入道之後,應該做哪些修持呢?

我們要修持的,就是六波羅蜜多。   

「復次,須菩提!菩薩於法,應無所住,行於布施,所謂不住色布施,不住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布施。須菩提!菩薩應如是布施, 不住於相。何以故?若菩薩不住相布施,其福德不可思量。

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東方虛空可思量不?」

「不也,世尊!」

「須菩提,南西北方、四維上下虛空,可思量不? 」

「不也,世尊!」

「須菩提,菩薩無住相布施,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。」~《金剛經》

以上經文,都是關於第二個要點「入道後應修六度」,也就是「於六波羅蜜多作加行」,或者說「如何修持六波羅蜜多」的教法。 

大家記得嗎?我們前面投票問大家:「那菩薩到底要不要想著眾生」,有一到三的三個選項:一是「想眾生」、二是「不想眾生」、三是「既想又不想眾生」——這裡佛陀所說的,就是我們選的第三個:同時「既想又不想眾生」。

我們要如何同時做到「既想又不想眾生」呢?那就要依靠空性智慧。

#空性:不只是空,空中還有顯現

那什麼叫做空性呢?

首先,「空」這個字,就是指「非自性成立」(沒有真實存在的本質),也就是說,如夢、如水中月。

那不僅僅是空,「空性」除了「空」還有「性」這個字,那「性」指的就是「可能性」,指的是「一切都有顯現」,一切顯現都是可能的,一切都是有可能出現的,不僅僅只是空而已。

如果參加過《心經》課程的同學就會記得:「空」這個字,有時候是指,空性裡「空」的這個面向;有時候是指,全部的「空」和「性」,這兩個字都包括在裡面,那就是《心經》裡面有名的四句偈(註:法成譯版,非華人熟知之玄奘譯版)前兩句: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:

   一,色即是空:第一句的空,就是指「空」這一個面向;

   二,空即是色:第二句的空,就包括了「空」和「性」這兩個面向。

也就是說,這個空它並不是什麼都不是,它也可以顯現為色,所以說,空和色,其實是無二無別的,所以就有了第三和第四句: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」。

#夢中的披薩,是真實的嗎?

好,我們現在來舉個例子,一個如夢的例子。

我們用什麼類型的夢比較好呢?我覺得可能還是用披薩比較好,因為我們這一次法友們來自世界各地,要找到一個適合所有人的食物不是很容易,那我們就用最通用的披薩好了。

之前幾年時間,我曾在喜馬拉雅山遊方閉關,大家知道喜馬拉雅山不是很容易找到食物,更不用提披薩了,如果你是一位很愛披薩的人,當你走在喜馬拉雅山間,就會特別想念披薩,甚至連晚上做夢都會夢見披薩。

在這個披薩的美夢裡面,你遠遠就聞到烤披薩的味道,然後你看到遠處有一個人真的在烤披薩!你就走過去,熱情的跟他打招呼說:「嗨,你好嗎?」那個人也回你說:「好啊,你也好嗎?」然後那個人就跟你說:「那你想要一塊披薩嗎?」你就說:「當然當然,非常非常感謝您!」

那個人給了你一塊非常新鮮的披薩,還是剛出爐熱騰騰的那種,你的手儘管隔著盤子,也會感覺到灼熱,然後你就用刀切了一小片,嚐了一口,哇,味道非常非常好!

然後你就想:「哇,這個披薩真是太珍貴了,所以享用之前,我一定要先修一個儀軌!」你就把這個披薩放到石頭上面,然後閉上眼睛,合十,開始念誦供養文,這個時候天外突然飛來一隻喜馬拉雅山那種大鳥,一口叼起披薩,倏的就飛到空中去了......當你睜開眼睛才發現,面前什麼都沒有了!

那現在我們就來做一個「是」或「不是」的問卷:你認為夢中的這個披薩,是真實的嗎?

(問卷結果出爐)有17%的同學說它是真實的,83%的同學說它不是真實的。

實際上呢,兩者都是。 

#雖是夢、但有顯現,所以是顯空不二

為什麼說「兩者都是」呢?首先,它既然是夢,就不是真實的,所以說「不是」;但第二個選項,也是對的,因為「在夢中,它是真實的」。為什麼呢? 

因為在那個夢裡,你看到了這個披薩的樣子,聽到了烤披薩發出的那種滋滋聲,你還遠遠的就聞到了遠處傳來的那個香味,然後當你自己切下一小塊來吃,還能嚐到它的味道,而且你還能用手摸到它——這個披薩,就是夢中你五根的對境,它在夢中就是真實的。

而且它還會引發你的開心,以及被大鳥叼走時的傷心,這就是第六意識,這個夢中披薩也成了意識的對境,所以說在夢中,它是真實的。

但是,這個披薩並不是真實的,為什麼呢?這個夢中的披薩,連一粒真正的粒子都沒有,所以,夢中這個披薩,既是空,同時又在夢中有所顯現,所以這個夢中的披薩,其實就是顯空不二。

現在我們再來做一個問卷,有三個選項:

一,認為這個「夢中的披薩」是真實的;

二,認為它不是真實的;

三,認為兩者都是,既是真實又不是真實。

(問卷結果出爐)有92%的同學,選了第三個:它同時是真實,又不是真實。

這就是《金剛經》經文的涵意了。

#以「三輪體空」修六度,福德廣大不可思議

布施、非布施,無二無別;

有眾生、無有眾生,無二無別;

你、沒有你,無二無別;

輪迴、非輪迴,無二無別;

涅槃、非涅槃,或者說佛、非佛,無二無別。


如果我們用這種方式去修持的話,佛陀就在經文中說:這樣所獲得的利益,是不可稱量的;所產生的福德,是不可稱量的;所具有的加持,也是不可稱量的,就像虛空一般廣大。

那什麼叫做「波羅蜜多」(pāramitā) ?這個梵文詞,「波羅」(pāram)意思就是彼岸,「波羅蜜多」意思就是到彼岸。

那我們要超越的是什麼呢?我們要超越的,就是實執,或者說,就是執著於「一切萬法都是實有的」這種執著。

「到彼岸」的意思,就好比我們在布施的時候,如果能結合空性去布施,也就是說,「如夢的你」,以一種「如夢的方式」做布施,布施給「如夢的眾生」,以這樣一種「三輪體空」的方式去布施,那它就是波羅蜜多。

經文裡面是以布施這一度作為重點來進行講解,其實這個含意可以結合到其他的持戒、安忍、精進、禪定,當然第六度就是般若度本身了,那也就是說,不論是布施也好、持戒等等也好,它們其實都是顯空不二的。

你甚至可以將這種修持運用在喝水,在喝水這樣一種簡單的行為裡面,如果你以「如夢的你」,用一種「如夢的方式」,在喝「如夢的水」,那麼這樣一種簡單的行為,就變成一件積累福德的修持了,就可以淨化我們的障礙。

(2021年「亞洲德噶年度閉關」明就仁波切《金剛經》課程第二天開示摘要)